21世纪圣经注释

申命记   注释 

  三 1-11 噩的战败     

  以色列人继续向北方进发,并与另一个亚摩利王──巴珊王噩──争战。同样地,他们得到了迅速和完全的胜利( 3-4 、 6 节)。我们现已熟悉本书的主要信息,就是耶和华已把胜利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他们只需要按着祂的话去行( 2 节)。 

  巴珊地(亚珥歌伯, 4 节,必是其中一部分)位于约但河东北部,加利利海(「基尼烈」, 17 节)以东。以得来位于较东面,在雅穆河上。战败西宏后,以色列人也取得巴珊以南的基列。两处土地都是肥沃(参摩四 1 ,那里巴珊代表富裕)和具战略性的(现在以色列人不用担心他们进攻约但河西之地时,会从后受袭)。现在以色列人取得的土地总面积也很大,从流进死海的亚嫩河,一直伸展至叙利亚边境的黑门山( 8 节)。 

  经文谈及噩的铁床( 11 节)是暗示他在本地有大名声。这也指出了他国中之技术的发展。这铁床结果被放在亚扪的博物馆,正表示噩和他伟大的事迹都已经成为过去。 

  三 12-17 占领那地 

  分地的工作在主要的征战后,落在乔舒亚身上(书十二至二十二;书十二 1-6 再次简略地交代了本段的细节)。然而,分地在这里已开始了。流便和迦得两支派是雅各布两个儿子的后裔(创二十九 32 ,三十 11 )。约瑟这个大支派再分为两支派,按约瑟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来命名(参创四十八 8-16 )。而在分地上,玛拿西又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取得约但河东之地,而另一部分则分得约但河西之地(书十七 7-18 )。 

  以色列人在该地实际定居后,其部分地区开始叫人想起某些家族的群集( 14-15 节),那是由于他们在征服这地时所扮演的角色或担当的任务(参民三十二 39-42 )。后来,玛吉成了玛拿西的代表(士五 14 )。 

  附注 

  这里的「亚拉巴」( 17 节)指约但河谷(比较二 8 之注释)。「基尼烈」是加利利海,而「亚拉巴海」或「盐海」,就是死海。 

  三 18-22 继续征战 

  摩西现在向那些刚分得自己土地的支派说话( 18-20 节)。他提醒他们说,在征服整片应许地的工作结束之前,他们的任务尚未完成。在神的子民里,没有人可以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是作为「弟兄」( 18 节)的真义。征服应许地的目标是全体以色列民都「得享平安」( 20 节;参十二 9 )。这是指平平安安地活在一片土地上,并且所有需要都得着满足。约但河东各支派的妇女和孩童现在得以定居在自己的城中;然而,全以色列中的勇士则要在全民都赢得这祝福后,才可以返回本地定居。历史显示他们并非常常都能尽此责任(士五 15 下 -17 上)。 

  摩西向乔舒亚说的话( 21-22 节),也谈到继续这项任务的需要。正如耶和华直至此刻仍信实不变,祂在未来的任务上,也会这样帮助以色列人,纵使未来所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大。 

  三 23-29 摩西与乔舒亚 

  就在应许地的边缘(进入应许地是摩西毕生的目标),摩西鼓起勇气,尽管神已跟他谈及此事,仍向神表达他盼望踏在这片土地上(一 37 )。在申命记中,我们的焦点多半不在摩西身上,纵然他常常出现。这是他忠于神的事奉的标志──他大可称自己为神的「仆人」( 24 节)。我们在这里可以瞥见摩西的为人。 

  他的祷告显出他与神的关系是何等亲密,纵然他是祈求一件已被神拒绝的事。这祷告是一个敬拜;摩西深信神作事的方法是没有别的神能作的( 24 节),因为他在出埃及时,并在约但河东看见了神的作为,得着了证据。(他这句话并非说别的神确实存在;他的问题只是一种修辞形式。)神的答案像先前一样( 26 节);摩西也带着不信的罪,与那在旷野飘流的世代相同(参一 37 之注释)。他从毘斯迦山眺望应许地必已得着满足;毘斯迦是接近死海北端的一座高山( 27 节)。摩西所登的山,在三十四章 1 节更准确地称为尼波山。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