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约书亚书   注释 

  八 1-29 艾城之战的胜利 

  第 1-2 节以色列人再次攻击艾城的时候,小心谨慎地按着圣战的定规而行。首先,耶和华命令他们作出攻击,约书亚便完全地执行其中的细节,但也创新地定出一些战略。其次,军队也受命不要惧怕,因为神已应许他们必得胜利(参一 7-9 )。一开始第二次的攻击,他们已确知必定胜利,正如第一次攻击开始时,失败早已确定。 

  不过,征服应许地的各场战争都是独特的。圣战的准则一般包含较少的兵力,以致以色列人能把信心放在耶和华之上,而不是放在军事力量上(参申十七 16 ;士七 1-8 )。然而,在这次战役里,以色列人出动了全支军队。在第一次失败的战役中,人数较少的军队实际上表示以色列人有着错误的信心(参七 3 )。现在全军队表示他们有信心再次对付这不能轻视的劲旅。在这战役中,「归予神的物」( hērem )只包括艾城和城中的人民,而不包括牲畜和财物(比较六 17 ,七 15 )。作战的计划是一个典型的军事策略──狡猾的埋伏,而不是像奇异地倾倒耶利哥城墙那样一个由祭司带领的游行。在出埃及的时候,万军之耶和华奇妙地使用了红海和东风,而不是以色列人中带着兵器的人,去摧毁埃及强大的军队(出十四 10-31 ),但在其后对待亚玛力人的战争中,神却把作战的刀交给约书亚(出十七 8-16 ;参一 1 )。同样地,在教会的历史中,使徒时代充满着叫人惊讶的工作,但后来却是一些非神迹的作为(参来二 3-4 )。基督建立祂的教会,是两种方法并用的(太十六 19 )。 

  第 3-13 节耶和华统率了一次故弄玄虚的埋伏行动(参二 2-7 )。这次埋伏的士兵人数并不清楚。第 3 节说是 30 个分遣队(和合本:「三万」;参四 13 注释),但第 12 节则作 5 个(和合本:「五千」)。有学者认为第 3 节应作「他差遣了三十名最好的勇士,每个分遣队派一人」( Boling ;参下文)(参撒下参撒下二十三 24-39 )。整个埋伏行动由 5 队士兵执行。请留意第 3 节作「大能的勇士」,而第 12 节只作「人」。伏兵走了 12 哩( 20 千米)的路,攀上陡峭的山坡,并在黑夜的掩护下,藏身在艾城以西的山丘或盘石之后,或在洞穴中( 9 、 13 节)。翌日清晨,约书亚与主要的军队从吉甲出发,并为了清楚看见整座城,在艾城北边的山谷以外安营。「这夜」,即伏兵埋伏的第二天晚上(这时伏兵已全然准备好),约书亚在即将发动战事的山谷中进行侦察,以保证他的作战行动得以成功。 

  第 14-17 节在艾城的王看来,约书亚的作战行动好像重演一次。翌日清晨,他轻率地迅速带兵前往作战之处,指望像前次一样大败以色列兵。约书亚假装撤退,其实是利用上一次的经历,引诱艾城的王不作任何戒备。为了灭绝正在逃跑的诱兵,王召集所有军队出城,甚至离开神殿(这里称为「伯特利」,参士二十 18 ,新国际译本旁注),那是一个城堡的最后防守据点。这里的「伯特利」(直译:「神的家」)并不是一个地方名字,而是指艾城的神殿( R.G.

    Boling 和 G.E.

    Wright, Anchor Bible , Joshua , p.240 ,也有相同的意见)。 

  第 18-23 节在关键性的一刻,耶和华作出了干预,并吩咐约书亚举起「短枪」,或更贴切地,译作「弯刀」。向艾城伸出弯刀,象征耶和华有管治该城的主权。第 19 节在希伯来文中指伏兵已迅速离开隐藏的地方。约书亚一发出讯号,他们便起来攻城。以色列的主要大军此时回头攻击那倒霉的追赶者;他们回头一看,只见艾城烽烟四起,而 5 队以色列兵则从他们后方出击。 

  第 24-27 节根据对付艾城之圣战的准则,艾城中全部 12 个分遣队和他们的妻子,都要成为「归予神的物」( hērem ),要被「杀灭」( 26 节,及新国际译本旁注)。 

  第 28-29 节被焚毁的城──一个永远的废堆,和王的墓──城门上的石堆,都成为纪念此事的标记(参四 5-7 ),并证明这事确实是发生了。艾城的王「被挂在树上」,可能指被钉在柱子上,显出他是在神的诅咒之下。根据律法,人必须在日落之前把他取下来(申二十一 23 )。相对而言,在新约中,以色列的王却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 …… 」(加三 13 )。祂也是在日落之前被人取下来(约十九 31 )。 

  八 30-35 在以巴路山更新圣约 

  在这些争战故事的中心,作者停下来详述以色列人在示剑更新圣约,如摩西所指示的(申十一 29 )。以色列之主的法则和治权的主张是在国外颁布的。祭坛象征神对该地的治权(参创十二 8 ),而律法则界定祂管治的特质。正如没有修剪的葡萄树(利二十五 5 、 11 )和没有剃下来的头发(民六 5 ),在以色列中是象征这些物件是圣洁或献给耶和华的,同样地,一个用没有动过铁器的完整石头筑成的祭坛,表示它是属于创造主的。以巴路山在示剑〔现今的纳布卢斯( Nablus )〕以北,是陈述恶兆的地点,而基利心山──较的一座山──则在示剑以南( 33 节)。我们应假定以色列人能自由进出这地,因为他们与示剑人所立的约正生效(参二十四章;创三十四;士九),或因为撤退至基地的迦南,不敢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与他们对敌。以巴路山──咒诅的山──被选为设立祭坛的地点,因为神在那里除掉了罪人的咒诅。 

  燔祭象征以色列人全然奉献给神,并用以赎他们的罪。可以吃的平安祭是庆祝他们与神的关系。以色列人起初在西乃山确证这圣约时,也在庆典中献了这两种祭(出二十四 5 )。两祭预表基督为设立新约所流的血(路二十二 20 )。在以巴路山出土了一座祭坛,而按发掘者薛托( A.

    Zetal )所说,其中所有科学证明,都跟圣经的描述极之吻合。 

  由于约书亚是遵从摩西的律法而行,读者应假定那些石头是铺上了石膏,然后律法便刻在其上( 32 节;比较申二十七 1-8 )。律法在严肃地聚集的以色列人眼前写了多少,圣经并没有说明。读者也应想象,在这个有极好传音效果的环山平地里,以色列人的 6 个支派在基利心山大声陈明因顺从而有的祝福,另外 6 个支派则在以巴路山大声述说因背道带来的咒诅( 33 节;参申二十七章)。由本国和归化的居民组成的众支派,面对着那些抬着约柜──神圣之王的宝座(参六 6-7 )──的祭司。其后,约书亚听见了所有神国子民的声音后,便宣读律法,借着其中的祝福和咒诅,说出了以色列人与神所立之约的要素( 34-35 节;参申十一 26 ,三十 1 )。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