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
注释
十 1 至三十六 23 列王
所罗门尸骨未寒,辉煌的国度已衰落瓦解。它是沿着昔日支派的裂痕而分裂的:那是在耶路撒冷之上,一条从东至西的裂痕,南面是犹大、便雅悯和西缅(很久以前已被犹大吸纳),还有当地利未支派的人。但这分裂一般视为戴维的支派相对于其余的支派,因而南部称为「犹大」,而其余大部分的支派则自称为「以色列」(十 16 )。
这使以色列一名的使用,在历代志余下篇幅中产生了混淆。在最广义上,以色列指神的子民,包括南北二部,而且并没有贬义。在政治上,那是指北面的王国。当以色列一词指北国的人民时,其意义不一定是坏的,因为其中有真正的以色列人(十一 13-17 ,二十八 9-25 ,三十 11 ;王上十九 18 ),甚至北国的第一位君王耶罗波安,也是按着神的心意而背叛罗波安的(十 15 ,十一 4 )。但以色列通常是指锐意脱离戴维王朝和所罗门圣殿制度及其君王的政治势力,尽管实际上神不再允许他们那样做(十三 8-12 );更甚的是,一些君王如亚哈和他的家,不但抛弃戴维/所罗门的理想模式,还把外邦诸神引入国中(二十三 17 ;王上十六 30-33 )。
然而,历代志作者只有在北国的历史与南国有关时,才会提及北国,因为南国的戴维家系会再延续 300 年和 20 个王朝。他的目的是显出戴维和所罗门的理想,怎样为其继任人所跟从或弃绝,并展示出祝福和惩罚怎样因应国情而临到。
十 1 至十二 16 罗波安
罗波安刚就任时,愚昧自大,引致耶和华说北国背叛他是正确的(十 15 ,十一 4 )。列王纪上十二章 1 至 24 节和十四章 21 至 31 节只说出他的坏处。历代志作者则从别的来源附加了数据,说在起初的灾难之后,曾有一段成功统治的时间,然后有第二次的灾难,继而是悔改和复兴。纵然罗波安所娶的妻,许多都是戴维家族里的人(十一 18-21 ),但这并不使罗波安成为戴维的君王,而列王纪的评论是对的,它指罗波安的治理,处处都显得不成功。历代志作者的记述较公平,虽然最终结论跟列王纪一样(十二 14 ),但仍比较公平地给本书余下的内容定下了模式:罪带来灾难;悔改则引往祝福。
十 1-19 王国分裂
示剑自古已是政治和宗教重地,因此是「全以色列」立王聚会的适当地点( 1 节)。引致罗波安失败的最初 3 个因素(作者预期读者已知道王上十一 26-40 的背景),在于拿八的儿子耶罗波安,那是有影响力的名字( 2 节)。众支派以耶罗波安为他们当然的领袖,带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抽重税和服苦役( 4 节)。服苦役照例并不会影响真正生来是以色列人的(八 9 ),但事实似乎不然( 18 节;王上五 13-14 ,十一 28 )。
罗波安咨询了年老的和年轻的顾问,而年轻人固执的意见得胜了。罗波安背着敬重长者的圣经原则而行(参赛三 4-5 ),虽然说得公道一点,那是因为那些「少年人」是与他一同长大的( 8 节),而他们必已得势近 40 年(十二 13 )。耶罗波安和北方众支派既看见罗波安不让步,便起来叛变,这样,第三个因素,即先知亚希雅的预言(王上十一 29-39 ),便再浮现,使罗波安大感失望和挫败。神已说过这事会发生,而它实在发生了( 15 节)。叛变的呼喊讽刺地与历代志上十二章 18 节唱反调( 16 节)。罗波安仍不愿意接受事实,差遣掌管服苦役者的长官,厉行引起民愤的政策,结果带来了可悲的后果( 18 节)。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