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书 注释
四 1-14 第五异象:两个受膏者
这章圣经的架构颇奇特,包括:第 5 节所提出的问题一直到第 10 节下才答复。此外,外层部分与中央的神谕并不怎样衔接,以致有好些释经家把 6 至 10 节上一段视作后来加插的,或干脆把这一段移到别处。不过这架构可看作是刻意安排的。这一章的发展进程如下:
第 1-3 节描写异象,特别是 7 盏灯和两棵橄榄树。第 4 节提出一问题:「这是甚么意思?」所问的大概是有关「七」的意义。然后天使以反问来响应( 5 节):「你不知道 …… 吗?」这问题一直等到有关所罗巴伯的神谕( 6-10 上)完结之后才有答复,最后在第 10 节下先知终于得到有关「七」的答案。第 11-14 节再问及两棵橄榄树和两金嘴的问题,天使又用第 5 节同样的话回应:「你不知道 …… 么?」在第 14 节中,先知得到关乎「两个 …… 」的答案。
显然撒迦利亚是利用这种拖延的手法来制造张力,加强其信息的果效。在七至八章中,七章 3 节的问题甚至到八章 18 至 19 节才给予回答!所以,这里用反问手法造成的是轻微的拖延,而 6 至 10 节上的神谕所造成的是较主要的拖延。
神谕被安排在现今的位置上是另有功用的,它要表明所罗巴伯与两个受膏者的关系。所罗巴伯的名字在所有异象中都没有提及。
四 1-5 、 10 下 -14 第五异象
撒迦利亚看见一个位于中央的灯台,其上有 7 盏灯,两旁有橄榄树。从第 11-12 节的解释看来,一般都假设这两棵树是供应灯油的。
根据希伯来文直接的意思, 7 盏灯中每盏灯都有 7 个「灯嘴」,而希腊文版本则表示有 7 条管子从中央的碗(译注:参新国际译本;中译和合本把这碗译作顶上的一盏灯)引到 7 盏灯去。无论如何,两种说法所描写的都是一盏很光亮的灯。 7 盏灯的解释( 10 节下)是,它们代表「耶和华的眼睛,遍察全地」(留意这句子在 14 节中再出现,和合本译作「普天下主」;又参三 1-10 的注释)。整个比喻是说明黑暗的地方要被照亮,无一物能逃避耶和华的眼目。这里的「七」不大可能与三章 9 节的「七」有连系,因为那经文与这回答相距太远,而且当中又有一问题问及另一个「七」。
两棵橄榄树代表「两个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边」。从某一层次来看,这两人是当时的祭司和省长:乔舒亚与所罗巴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究竟这两人如何能给耶和华供应灯油,使祂的灯保持光亮?不过这是一个象征式的描写,所有象征式文字都有其限制,不可引申太远。此外或许那些管子不是从橄榄树直接通往灯台,因为经文并没有说明这点。有人认为是碗子把油供应给橄榄树。这说法的优点是解释到耶和华是膏抹受膏者的源头,但它的缺点是与常态相违:通常橄榄油是出于橄榄树,然后供应灯台的。
第 12 节甚费解,特别是这里所说的橄榄枝和管子(和合本作「嘴」)在前文并没有提及,有人提出中央的碗(和合本作「顶上有盏灯」)是代表耶和华,这碗既供应灯台也供应橄榄树。
四 6-10 上 关乎所罗巴伯的神谕
这段经文一方面拖延了先知提出的问题( 4 节),另一方面却帮助分辨所罗巴伯为两棵橄榄树或两受膏者之一。神谕分两部分。
有话向所罗巴伯说:他不需要势力和才能,只需要神的灵( 6-7 节)。如果那是关乎能力的话,那么所罗巴伯如何能与大山较量?但是在现今的情况下,大山在他面前要成为平地,对抗所罗巴伯的势力将要湮没。「愿恩惠恩惠,归与这殿!」这句欢呼的话,和合本是照原文直译,一方面表明殿的荣美,另一方面又显示出神帮助他们重建的恩惠。文中的石头直译是「基石」,这词没有在别的经文出现过,显然这是圣殿中很重要的一块石头,代表了圣殿的完成(参 9 节),也可能是代表「房角的头块石头」(诗一一八 22 )。这石是安放在两墙的顶角上,把两墙正确地嵌在一起。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