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注释
十四 1-7 保罗和巴拿巴在以哥念
在以哥念发生的事情类似在彼西底安提阿的模式,路加只是简略地复述而已(参十七 1-11 ,十八 4-17 ,十九 8-10 ,二十八 17-32 )。
第 1 节即使十三章 46 节已直截了当的说明,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到保罗和巴拿巴没有背弃犹太人,直接往外邦人那里去,相反地,他们先让当地会堂中的犹太人有一个选择的机会,然后才转向外邦人,故此使徒「像往常一样进入犹太人的会堂」(新国际译本)。保罗和巴拿巴在那里传讲福音,虽然讲辞没有记载下来,经文却说产生很大的果效。
第 3 节那些不信的犹太人又再耸动人反对(参十三 50 ),虽然「神迹奇事」向以哥念人证实了使徒们的信息是真确的,但当地居民对使徒的看法仍然分歧(此处与 14 节,是路加唯一用「使徒」的名称来直接称呼保罗或巴拿巴),结果保罗和巴拿巴至终还是要逃经路司得和特庇。
十四 8-20 上保罗和巴拿巴在路司得
这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是使徒两次处理外邦异教听众的事件之一(在此听众是村民,在十七 14-34 则是更有文化的雅典人),或许值得一提的是:两者起初都误解了福音的原意。从 8 至 11 节看来,我们可以推测保罗原先是在户外讲道的(讲道的细节没有记录下来),可能是在城门附近( 13 节)。反对的犹太人是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而不是当地人,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大概那里没有犹太人会堂可以让使徒开始讲道。
第 8-10 节路司得城里住着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经文描写这人病况严重、使徒「定睛看他」,还有他其后跳起来等等描写,极可能是要读者回想起彼得和约翰在耶路撒冷医治瘸腿的人那回事(三 4-8 )。只是在这故事里,作者告诉我们当使徒定睛看他,他有能力说明自己「有信心,可得痊愈」。
第 11-13 节使徒的讲道,尤其是医治的能力使群众刮目相看,可是他们却生了一个错误的想法,误认使徒为神明。有一古代的传说谈及这二个神明曾一度到访此区域,却不为人所识,只受到冷谈的对待,神明一怒之下,把这个冷漠的市镇毁掉。既然有如此的传说流行,难怪保罗和巴拿巴只不过医治了一个病人之后,群众便向他们如此反应:牵着牛,拿着花圈,要向他们献祭。
这个传说同时亦可解释为甚么当时的人没有冠他们为医病之神明,反而把这两位神明加在他们头上,如果照当时事情的发生而言,冠之以医病神明更合理。群众在激情之下就用「吕高尼」话说话,言语上的隔膜亦是群众误解使徒信息的原因之一,同时亦可解释为甚么使徒如此困难阻止他们献祭( 18 节)。
第 14 节言语上的难处亦可能造成巴拿巴和保罗对事态难于了解。他们一旦领悟过来,就马上「撕开衣裳」,在古代的社会里此举是极度悲伤或自卑的表示。
第 15 节他们的辩白是:「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参三 12 ),又说:「永生神」是那位「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保罗以后在雅典将会有更详细的辩论(十七 16-34 )。在那辩论中,他称「任凭万国各行其道」这事实为「蒙昧无知的时候」。
第 19-20 节上有一群「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的犹太人挑唆众人反对保罗和巴拿巴,我们不难想象这一群迷糊的群众一旦看见自己的愚行,便老羞成怒向使徒翻脸。他们以为保罗是死了并不等于说保罗真的死掉,如果此处所指的真是从死里复活,那么路加必然大事圈点,(参九 40-43 ;并二十 9-12 )。
十四 20 下 -28 保罗和巴拿巴到达特庇,并回程往安提阿
第 20 下 -21 节虽然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城的福音工作召了「好些人作门徒」,但作者只是简略地介绍而已。他们回到先前不受欢迎的地区探访信徒,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其间所经历的敌对无疑引起他们说下面这句话:「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保罗在他的书信中亦提出类似的警告,参帖后一 5 )。保罗和巴拿巴再访每一个教会,总是在那里「选立(了)长老」(有关选立长老的资格,参提前三 1-13 ,多一 5-9 ),又借着「禁食祷告」把这重任交托他们;这方法正如安提阿教会差派他们二人出任这职事一样(十三 1-3 )。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