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F 安营站口表(三十三149

  这段长篇的经文列出了以色列从兰塞起行,直至抵达摩押平原曾经安营的四十个地点。第一个段落(3~18节)不但列出了安营的站口,更提到某些地点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可说是出埃及记十二章至民数记十二章地理资料的概览。中间的段落(18~36节)只列站口,民数记其他经文并无平行之处。但申命记十6~7,亦回应了本章30~33节。站口表最后一个段落(37~49节)和第一个部分一样,除了地名以外,还忆述了一些史实。它和民数记二十至二十二章的地理资料相平行,然地名却不尽雷同。本表触发了好几个复杂的地理与批判学难题,增注将会详细讨论。

  我们在此先要推敲的,是本段的神学宗旨是甚麽?它为何会在民数记这个地方出现?为甚麽特别提到这些站口?本段省略了几个别处经文曾经提及的地点,如:他备拉(十一3)、玛他拿、拿哈列、巴末(二十一19),又加插了很多其他经文没有提及的地名(13、19~29节)。

  由于摩西的伟大成就在所提的站口发生,本表可说是有作为他讣闻的功用;民数记适宜在此加插讣闻。但本表还有其他的功用:它总结了出埃及记和民数记的主题。又提醒读者,他们的国家在逃出埃及,横越西奈沙漠时,所克服的一切障碍。神既长久以来帮助以色列,亦必然会赐他们能力达成目标,进入迦南。是以在此回顾历史,对于直接讨论土地问题的最后一组律法(三十三50~三十六13)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序言。他们即将在神向列祖所应许之地运行上述律法,神以往对以色列的眷顾是他们的保证。

  然而除了它们的名字以外,我们对于大部分地点都一无所知,圣经又为甚麽要列出这许多的站口呢?这四十个中途的站口不可能代表四十年旷野的流浪,出埃及记说得再清楚也没有了:他们只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就经过十二个站口到达西乃。教父时代的解经家291指出在马太福音中,主耶稣的家谱包括了(3×14=)四十二代,本段正好列出了四十二站。这个观察本身虽然无法为解释本章,提供丝毫的亮光,它却带起了站口数目是否偶然的问题。

  把站口分为六组,就可看见有趣的规律:

1. 兰塞

8. 汛的旷野

15. 利提玛

2. 疏割

9. 脱加

16. 临门帕烈

3. 以倘

10. 亚录

17. 立拿

4. 比哈希录

11. 利非订

18. 勒撒

5. 玛拉

12. 西乃旷野

19. 基希拉他

6. 以琳

13. 基博罗哈他瓦

20. 沙斐山

7. 红海

14. 哈洗录

21. 哈拉大

22. 玛吉希录

29. 曷哈及甲

36. 普嫩

23. 他哈

30. 约巴他

37. 阿伯

24. 他拉

31. 阿博拿

38. 以耶亚巴琳

25. 密加

32. 以旬迦别

39. 底本迦得

26. 哈摩拿

33. 加低斯

40. 亚门低比拉太音

27. 摩西录

34. 何珥山

41. 亚巴琳山

28. 比尼亚干

35. 撒摩拿

42. 摩押平原

  将五经其他地方提到过的事迹,加插在民数记三十三章明言的事件当中,站口表中就浮现了两个特征。第一,循环的同一处地方,有发生类似事件的倾向。第二,数字可能有象征意义的站口,发生了一部分的事件。第二个七站口的循环,与第一循环尤其相像。

1/8

神迹:长子被杀/吗哪与鹌鹑

2~3/9~10

不详

4/11

击败埃及人/亚玛力人(出十四,十七)

6/13

食水/食物过剩(出十五27 //民十一)

7/14

米利暗(出十五20 //民十二)

  第四、第五、第六循环的第六站摩西录(=摩西拉,申十6)、何珥山、亚巴琳山(在尼波对面,民三十三47),是亚伦和摩西去世的地点。第一个发生与水有关之神迹的玛拉,和最后一次供应食水的加低斯,都各自在其循环中位列第五(出十五25;民二十11)。

  在圣经中很清楚有特别意义的数目字是一、三、四、七、十二。本表分为六(=3×2)栏,每栏七个项目,证明了这些数字的重要性。出埃及和吗哪两个划时代的事件,分别在第一、第八(=1+7)站发生(出十二2,十六35)。红海在第四站之后渡过,律法在第十二站颁布这两回事,究竟是否偶然,实在耐人寻味。十二是象征拣选的数字(十二支派、十二使徒,以及启十四1的144,000〔122×1000〕圣徒),而以色列蒙拣选为神的圣民,正是按照在西乃所立的约(出十九5~6)。

  如此安排地名,究竟有甚麽意义呢?笔者在前面已经讨论过,292数字具有象征意义,不一定表示它是捏造出来的;同样,礼仪包含了象征,也不表示仪式没有运行。反之,使用象征对事件的重要性有提高和强调的作用:这些事件和礼仪的背后,有更深的意义。经文虽然没有直接回答我们的问题,然而民数记加插了第三十三章,却使某些结论变得颇为可信。

  从西乃到加低斯以及从加低斯到摩押平原旅程的经历(十一~十二章,二十~二十一章),与红海到西乃的旅程(出十三~十九)相呼应。摩押平原所发生的事件和颁布的律法,都与西乃平行(民二十二~三十;出十九~民十)。流便、迦得两支派不愿进到应许之地,亦与探子在加低斯阻拦百姓相似(民三十二,十三~十四)。

  站口表是神作为的预表,293它不但简洁,更因为六次复述事件而十分有力。把某些事件在循环中特定的位置列出,能够提醒读者,渡过红海和西乃颁律有特殊的重要性。而只知其名的地方,就和只出现在家谱上的人物一样,被誉为神永恒计画逐步成就的地点之一。虽然从人的角度看,脱加和亚录并没有发生过甚麽值得记念的事件,圣经却记载这是以色列的兵团、耶和华的军队,在向应许之地挺进之时所路过的地方。

  2. 摩西……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虽然民数记绝大部分的内容,都自称由摩西所传达,但说是他亲笔写下的,却只有本段经文。戴维斯(G. I. Davies)294提出本表最早的形式,可能只是依次记录停站的地方。他观察到主前九世纪亚述历史年监的风格,远比古代近东任何的其他文献,更接近本表目前的基本公式:

  从甲地起行,安营在乙地;

  从乙地起行,安营在丙地。

  本表采用这公式,以强调以色列是以军队的身分,在神圣君王耶和华号令之下迈进(参:民一~二)。即使有关记叙最早形式的观察仍然不过是臆测,这个神学性的诠释无疑是正确的。

3~5节

参出12:37

17节

参民11:35

6节

参出13:20

31~33节

参申10:6~7

7~8节

参出14:2及下

36节

参民20:1

8节

参出15:22及下

37~39节

参民20:22~29

9节

参出15:27

40节

参民21:1~3

10~12节

参出16:1

41节

参民21:4

14节

参出17:1

43节

参民21:10

15节

参出19:2

44节

参民21:11

16节

参民10:33及下

48节

参民22:1

增注:以色列人的行程

  民数记三十三章显然是平铺直叙地,列出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兰塞直到摩押平原的亚伯什亭,途中曾经安营的地点。再者第2节「摩西一站一站地,记载他们起行的地点」(RSV 直译)的话,有力地声言起码这个行程表,是具有历史性而可靠的。295圣经的一般读者倘若以为要知道以色列人流浪时走过甚麽地方,并不困难的话,亦无可厚非。圣经地图不是清楚地标明路线,准确地监定了城址的吗?其实出埃及的地点、西乃的位置,和以后流浪的路径,都是一些圣经学者所面对最棘手的问题。

  这些难题的主因有二。首先,一个地方不是持续有人定居,地名就会湮没。即使有人定居,名字也可能因为社会、政治、宗教的因素而改变(如三十二38;创二十八19;士十八29)。而圣经时代留传至今的地名,更经常被用作其他地方的名字。例如旧约时代的耶利哥现在名叫苏丹废坵(Tell es-Sultan),耶利哥一名虽然存留下来,却被离这古坵不远的阿拉伯人城镇里哈(er-Riḥa)所取用。另一方面,现今以阿拉得和希实本(民二十一1、26)为名的古迹,却没有征服时代的文物出土,似乎显示圣经时代的原址必是在另一处地方。地方若在旷野,问题就更错综复杂。旷野人口稀少,流动性大,地名能否流传至今,不能保证,即使能够,所称的也未必就是原址。尽管找到读法与经文相似的地名,它究竟真的有古老传统为依据,还是土人为朝圣者杜撰出来的名字,始终是无法抹去的疑点。

  我们无法作出更精确的考据。能够肯定监定的,只有注入死海的撒烈河和亚嫩河(二十一12~13)。底本迦得(三十三45)大概是今日的迪班。亚巴琳山(三十三47)是可以俯瞰死海的山区。以色列人最后安营之处是耶利哥对岸的约但河谷。三十三章49节具体地说他们是「从伯耶施末直到亚伯什亭」安营,但所指的究竟是约但河谷在死海北端的甚麽地点,却难以确定。

291按照 de Vaulx, p. 381,这些教父是俄利根、安波罗修、耶柔米。

292请参看关于庞大的数目的增注。

293请看导论第 II 条「结构」。

294G. I. Davis, 'The Wilderness Itineraies', TB, 25, 1974, pp. 46~81.

295至于这句话的意思,请参看注释。

296M. Noth, 'Der Wallfahrtsweg zum Sinai', Palästinajahrbuch, 36, 1940, pp. 5~28; Noth, pp. 245~246。J. Koenig, 'La localisation du Sinaï et les traditions des scribes', Revue dʾhisoire et de philosophie religieuses, 43, 1963, pp. 2~31及44, 1964, pp. 200~235.

297G. I. Davies,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CUP, 1979), pp. 56 ff.

298J. Simons, The Geographical and Topographical Texts of the Old Testament (Brill, 1959), pp. 234 ff.

299M. Harel, Masei Sinai (Tel Aviv: Am Oved, 1968).

300Davies,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p. 24.

301Simons, Geographical Texts pp. 251~253.

302Davies,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pp. 83~84.

303Harel, Masei Sinai, pp. 224 ff.

304Davies,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pp. 67~69.

305Harel, Masei Sinai, p. 111哈勒尔认为三日从埃及到西乃,和十一日从西乃到加低斯,是理想的行军速度,和安营的站口无关。

306挪士和克尼希说很多地点都是在阿拉伯半岛,Davies, pp. 87~89对这假说提出反驳。

307Harel, Masei Sinai, pp. 277~279.

308二月二十日在西乃出发(民十11)+ 三十日旅程(西乃到加低斯)+ 四十日探子窥地(民十三25)= 五月初(希伯仑葡萄初熟之时,民十三20)。

309若把何珥山监定为内比哈伦山,民数记三十三36~49就是描述以色列人从阿卡巴湾头的以旬迦别出发,沿着亚拉巴和死海东面的高地向北行进。

G 关乎土地的律法(三十三50~三十六13

i. 占据那地(三十三5056

  全本民数记既然一直展望以色列在应许之地定居,它以六条主题是占据迦南的律法作结,当然十分合适。

33:50~56

要求驱逐迦南人及其宗教

34:1~15

界定应许之地的边境

34:16~29

指定分配土地的人选

35:1~8

指定给予利未人的城邑

35:9~34

说明如何从土地中清除流人血的罪

36:1~12

规定土地永归所属的支派,不得转让给其他支派

  与本书其余的律法一样,这些律法并非只是立法的程序而已,它也是间接的应许。神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子民作出承诺,使他们战胜仇敌(三十三章),赐给他们广大的地土(三十四章),并使这地因利未人和祂自己在此居住,而成为圣洁(三十五章),他们更将永久保有这地(三十六章)。把这些律法仔细地分为两组,每组三条310的安排,在五经律法中十分常见。它为响应本书主题的重要性,圆满地退出了全书。

  5053. 圣经下令消灭迦南本地的居民和宗教,用的是申命记典型的措词(参七章)。然而这个主题,在五经律法任何一个大段中都可以找到(出二十三23及下,三十四11及下;利二十)。有关这政策所构成的神学问题,请看第三十一章的注释。基督教解经家经常把以色列攻打异教的战争为喻,呼吁基督徒制服一己里面老亚当的罪性(参:罗六;西三)。

  54. 请参看二十六章52~56节的注释。

  5556. 针对懈于遵行神之指示的警告,贯彻全套五经。与其他经文相比,本段的语气已经算是轻的了。它大概是要人留意这律法基本上有应许性的本质(参:利二十六;申二十八)。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约书亚的临别赠言,亦暗指这个警告(书二十三13)。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