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iv. 扫罗被确认为王(十一1~15)

  亚扪人无意中提供机会给扫罗采取主动,让他除了向自己,也向一般以色列人证明,他能「拯救」百姓脱离压迫。亚扪人虽与以色列人有血缘关系(创十九38;申二19),但其性格具有侵略性,一直从他们的领土进一步朝东骚扰约但河东的支派(士三13,十一;参:申二十三3~6)。他们宣称约但河东岸是属于他们的(士十一12~13)。在耶弗他的故事中,耶弗他在主动发起的战争中,显然只有率领来自外约但的军队,其集结点就是在基列的米斯巴(士十一29),这正是耶弗他的家乡;而约但河西的以法莲人在这关键时刻,却没有派兵帮助他(士十二2)。在他们这一面,基列雅比的居民没有参与惩处便雅悯的行动(士二十一8);所以在目前面临的威胁中,基列雅比人几乎没有什麽惯例的渊源,可以期望西边的支派前来帮助他们。

  1. 亚扪人的王拿辖,稍后提及时乃是大卫的同盟(撒下十1~2),但他在这里的策略是把以色列人的右眼剜出来,藉此残害他们,使他们无法在作战时瞄准,是既不人道又残忍的。99

  基列雅比,可能就是现代的亚布卡拉兹废丘(Tell abu Kharaz),在雅必河道(Wadi Yabis)*1,现在仍保有这个名字(希伯来:yāḇēš = 英文:Jabesh,「雅比」),距离约但河大约只有二哩(3公里),从河西很容易就可以抵达。便雅悯人与雅比人的联姻,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形成扫罗作王的部分背景。

  雅比人的处境如此绝望,城中的居民甚至判断他们只能投降,并且接受对方的条件,他们只有任凭亚扪人摆布。

  2~4. 拿辖对于驾驭当时的处境如此有把握,以致作出不可理喻的要求,甚至准许雅比人向以色列人领土的其余部分求援。根据他的判断,似乎不可能有人伸出援手。七日的时间仅够使者抵达整个以色列地,然后再回来。当他们到达基比亚时,当地的百姓非常关切,甚至为了雅比人的困境放声而哭,但都没有采取行动的计画。

  5~6. 使者抵达时,扫罗并不在场;当众人痛哭到了极点,扫罗「碰巧」赶着他的牛回家。当他听明了原因,神的灵突然抓住他,激起他义愤填膺,并且感动他采取行动,像士师时代发生在蒙神赋与领袖职分之人身上的一样。

  7. 扫罗的行动是经过仔细筹画,用意在唤醒人想起士师记十九章记载的事件:从以法莲来的利未人在基比亚过夜,他的妾却在那里被杀。他将这件罪行带到所有以色列人面前,寻求公平的裁决;他召集众支派的方法正是扫罗刻意模仿的。扫罗将牛切成块子,并且对那些拒绝回应他召唤出兵之人提出警告,说他们的牛将与那对牛遭受类似的命运。扫罗将撒母耳也算进去,根据扫罗是在回应神的灵这件事看来,这意味他期望先知陪同他参战。以色列人的战士立即一致支持,扫罗强势的领导确保了所有支派的合作(与士五16~17反向)。

  8. 比色(现代的邑积遗址 Khirbet Ibziq)是在以法莲精选的集结点,与基列雅比相对,距离约但河对岸只有大约十哩(16公里)。集结之人的数目可能应该解释为军事单位,而不是「千」(希伯来:ʾalāp̄îm),像在撒母耳记上十19一样。

  9~10. 所以,使者就能够带着有军事援助的积极消息回去,使被围困的雅比人领袖能够通知亚扪人,说明日将是决定性的日子。我们出来归顺你们是明显的意义,但希伯来文动词 yāṣāʾ(字义:出去或出来)可以有军事的含义(如:撒上十八13,思高作:他〔大卫〕「便在军民前往来出入」〔作他们的指挥官〕),以致这信息机智地含有模棱两可的意义,然而其意图却是要给对方投降的印象。

  11. 扫罗采用经过多次磨练的战术,将军队分成三队,以包围敌军;基甸与亚比米勒也曾经这麽作(士七16,九36~37)。他也利用了出人意表的拂晓攻击,在将近正午时就将敌军击溃了。

  12~13. 因着扫罗的得胜,群众要求处死那些质疑扫罗拯救以色列之能力的人,他曾经允诺要解救他们(9节),而现在耶和华已经施行拯救,所以在全军和雅比人面前为扫罗辩白了。扫罗洋溢着新的确信,不将任何人处死,他在此时还没有犯下任何错误。

  14~15. 在米斯巴,扫罗曾经被拣选并宣告为王,但他并没有得着所有人拥戴(撒上十27);现在既然已经以行动证明,他将要受众百姓拥立,所以撒母耳的话──「来,我们……重新建立王国」(思高、RSV;参:吕译、现中)意味一致支持扫罗。在吉甲的仪式「更新」国度,其含义是不再有人反对了;平安祭意味复和,「众百姓」都立扫罗为王。

  吉甲是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率领下,首先立足迦南之地,并在此承认耶和华为他们施行大能,此外也在该处表明他们是属于祂的(书四23~24,五2~27)。于这个古老的圣地,可通往约但河东支派的地方,能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藉此拒绝了任何世俗的君王风格,而扫罗则公认为是在耶和华的王权底下带领以色列人。神权政治毕竟尚未完全弃绝;平安祭后的筵席是极欢乐的。「以色列人欣喜拥有这样一位君王,扫罗欣喜成为这样一位君王,雅巍设立了君王的模式,这君王维持了祂与以色列人的关系:祂是他们的神,而他们是祂的子民。」100只要如此理解君主政体,冲突的观点与利益就可获解决;但这职位的含义仍然有待清楚说明。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