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传道书第十二章   C  “今日,当你听见祂的声音……”(十二 1 ~ 8 ) 

  十二章 1 ~ 7 节与十一章相连(且记念……),将劝诫带进一个高潮。人不仅需要注目于自己的幸福(十一 1 以下),更要注目于他的创造主。权利与义务必须结合。一连串的图画逼真地描绘出人类有增无减的脆弱。如此生动的语言“引起各式各样充满幻想、奔放的解释”(赫兹柏)。有些人曾想用一则前后一致的寓言来解释这段经文,但没有一种说法令人心服。哥笛斯的看法很正确:“此处所描绘的是老年的光景,并没有一种连贯的思路。”然而,这些图画亦分成好几类:第 2 节中的两个景象可能是风暴迫近的两个迹象,第 3 、 4 节苑如一幅产业衰败的图画。 

  1.  希伯来文“ 造你的主 ”是复数,表示最高权威的尊贵。有一些学者将 造你的主 ( bo{r~ek[a{ )改成“井”( bwrk 或 b~rk ) 339 ,认为这一段经文是比喻婚姻的忠贞(参箴五 15 ~ 18 )。这种解释缺乏原文证明。从一些平行经文(申八 18 ;尼四 14 )、这命令的严肃性( 2 ~ 6 )、含宗教意味的上下文(参十一 9 ,十二 13 、 14 )等看来,这里必须解释为“造你的主”。 

  另一项激起人采取行动的因素,是人生的短暂。 年幼 的时日转眼即过。年岁的增加必然带来衰败,影响人的整个生活。 衰败 (英“ evil ”)这个用辞不是指道德上的恶,乃是指“沮丧”,“毁坏”。若人不趁在 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 即时回应,就可能来不及了。传道者前面不断描述信心生活充满喜乐(二 24 ~ 26 ,三 12 、 13 、 22 ,五 18 ~ 20 , 九 7 ~ 10 ,十一 8 ~ 10 ),现在则提出另一个角度:若忽略了神,喜乐的能力亦会消失。岁月的消逝将迫使那些不肯留心的读者承认自己的绝望( 你所说 )。 

  2.   日头、光明、月亮、星宿 并不需要详细的解释。(德立兹认为这些暗示着灵性、自我省察之光、灵魂以及五种感官!)此处的概念很清楚:旧约常出现光明和黑暗的比喻,代表喜乐能力的消退。同样,云彩反回可能是指持续不断的悲哀。刘普德提到以西结书十三 11 ~ 13 ;卅八 22 用了相同的比喻。它所强调的是老年人必然有的问题。“即使风暴已止息,另一个将旋踵而至)(钟斯),在雨季明确的国家,更容易体会这事实 340 。 

  3.  这幅图画刻划出年长的人某些特征。 看守房屋的 有保护的含意,可能是指膀臂。 有力的 似乎是指双腿,有些经文曾以腿形容力量(诗一四七 10 )。 推磨的 指牙齿; 从窗户往外看的 指眼睛。 

  4.  这幅大房子衰微的图画“最好从整体来看,不要花工夫去研究其个别的意象”(季德纳)。对细节的解释千变万化 341 ,如果细节有特殊的意义,则 街门 意指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因为听力受损。下一句, 当 ( RSV ;刘普德译怍“ inthat ”较佳) 推磨的响声微小 ,可能扩大了前一个意象;磨谷必然是一种常用来指欢愉的象征,指出年轻人正兴致十足的发展事业,但老年人发现自己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的曲调。 雀鸟一叫,人就起来 ,许多人认为是指“老年人睡眠很浅,鸟的嘁喳声也能唤醒他们”(钟斯)。但对听力受损的人太不可能了!这幅图画更可能是指一大早就会随时清醒。 

  有些解释认为 歌唱的女子 是参与歌唱行列;有些则以为是享受他人的歌唱。我们不需要在这两者之间作选择。这个希伯来成语只是指“歌”,就像“锡安的女子”是指锡安本身(弥四 10 )。 

  5.  比喻在此暂停:老年人怕高处,也怕旅行。 杏树开花 指头发先转灰,后呈银白。 蚱蜢拖曳前进 指老年人吃力笨拙的走路模样。或者如果 蚱蜢成为重担 是正确的翻译( RSV 小字,较不可能的翻译),其思想为:最轻的重量都会成为重担。下一句, 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七十士译本译为“草莓也无益处”(参见 RV )。这种翻译缺乏证据。草莓显然是刺激食欲的,所以重点也没有改变。 

  现在作者解释这种衰败的原因:人乃是在前往新家的途中。各种形容法都在强调衰败的极致,就是死亡。首先,希伯来文分词 正在走 (和合本: 归 )强调“这种走法是不断的分离行动,对有些人可能需要许多年”(刘普德)。因此,死亡是一个过程的最高潮,这个过程始自生命的起点—符合保罗的教训(罗八 10 ;腓三 21 )。第二,最后的转变不能更改,因为是到一个 永远的家 。埃及的安克施盛训诲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342 。葛莱怀疑这个字可能是“黑暗的房子”(乌加列文的同一字源,可以指“黑暗的”)。这种看法有可能性,但是此希伯来文一般是指“永恒”,取此意较好 343 。第三,此处强调悲伤必然与死亡的过程相连,字面意义为 吊丧的在外面往来 。 

  6.  本节再度提到 在……之前 ,重拾第 2 节的线索,并回想这幅画的要点(注:和合本看不出。 NIV 为 Remember him ── before the silver …)。这些美丽的文字有一个实际的目的:“诗以取悦为始,以智慧为终”( Robert Frost )。 

  此处以四种说法描绘最后的死亡,可以分为两对。第一对,金罐附上银索或银链。当链子 折断 (希伯来文;另一种读法是 解开 ),罐子跌落,破损无法修补。这个意象指出生命的价值( 银……金 ),而当生命戏剧性地结束时,碎片再也无法复合 344 。 

  第二对比喻是一个瓶子,由一根绕着水轮的绳子系着,坠入井中。死亡是瓶子的破碎。希伯来文很简短:“水轮破入井中”,可以扩大为:“水轮破裂,以至坠入井里撞碎”。这里精确的用语“让我们看见一幅图画,就是掉进旧贮水池撞烂的器具和轮子”(刘普德) 345 。 

  7.  最后的耻辱是 归回尘土 。传道者再一次暗示人本质的不同层面(参三 20 )。地是由 尘土 造成的。这个字强调人类属地的根源(创二 7 、三 19 ,伯十 9 )和肉体的软弱(诗一○三 14 )。 归回尘土 是经过与创世记二 7 相反的过程,成为尸体,进而继续腐烂,再也没有从神而来的气息所赋予的生命(参伯卅四 14 、 15 )。 

  人的 灵 是有知识、负责任之生命的基本要素 346 ,它一收回,地上的生命立刻终止,身体继而消灭(参诗廿二 15 ,一○四 29 )。它 归于神 的情形,作者没有详述,然而却以它和“归回尘土”相对照,因此它不会与身体一同腐朽,乃是与之成对比。此处和三 21 中“往上升”、“下入地”,及五 2 中“天上”、“地下”的对比相呼应。所以这个字暗示生命继续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等到新约时代的亮光才能获知细节(参提后一 10 )。 

  8.  衰败和死亡把传道者带回他一开头用的辞汇。因为传道者是从属地范畴开始谈(一 2 ),而死亡的现象是其中最终极的例子。他证明自己的立场之后,便停笔了。 

  339 参 JAOS, 36, 1917, p.418 。 

  340 希伯来文意为 "after" “在后”的字可能在此可指“同在”(如 Scott 所主张的,且与乌加列文同出一源)。可另参, JTS, 50, 1949, p.178 。 

  341 Gordis 对这些片语提出一简略的综览。 

  342 参 R. Gemser, 'The Instructions of 'Onchesheshonqy and Biblical Wisdom

  Literature', VTS, 7, 1959, p.126, D. J. Wiseman 告诉我,它也是巴比伦 / 叙利亚“坟墓”的成语。 

  343 Legacy of Canaa n, VTS, 5,

  1965, p.275 。 

  344 根据 Josephus, Jewish Wars vii, 10, 3 的记载,西元前第二世纪,在埃及 Leontopolis 的犹太人圣殿中,有一盏金灯上面悬挂着一条金链。另一个解释,可参 J. E. Bruns, The Imagery of Eccles 12: 6a , JBL, 84, 1965, pp.428-430 。 J. L.

  Kelso (在他的研究 'The Ceramic Vocabul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BASOR Supplementary

  Studies, Nos.5 ~ 6 ( 1948 ),特别是 p.18 )说 gullah (罐子)一辞仅限用于金属器皿。 

  345 M . Dahood ( CPIQ, p.51 )以为 galgal (轮子)是指“罐子”,根据阿加底文 gulgullu 和乌加列文 gl hrs ,“一个金罐”,如此,则原文可译为:“瓶子在泉旁被打破,罐子在井边被击碎”,然而,希伯来文的意思很完整,不需要找完全与“瓶子”平行的字。 

  346 细节参三 18 译文的附加注译 。 

  Ⅳ 结语(十二 9 ~ 14 ) 

  最后一段 347 对传道者本身作了简短自传式的介绍( 9 、 10 ),对智慧文学提出称许( 11 )和警告( 12 ),并将本书的信息作最后的总结( 13 、 14 )。这段经文有些像古代中东的文士在抄写古卷时加上去的“尾语”( colophon )。劳哈干脆将这段经文称为“尾语”。这类尾语可能会提示全文的钥句或标题,及文士抄写的日期、所抄写石版的号码、该楔形文版是否抄毕、文士(或石版所有者)的姓名。 

  以本文而言,第 8 节的作用除了是全书(一~十二章)的高潮之外,也可作为全书钥句的提示。 13 节说到 这些事的末了 (和合本:总意)(参许多楔形泥版的叙利亚文 qati ),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士的习惯,如果抄写尚未结束,必须用另一块石版,则末尾应注明“未完”,表示还有下文。这里传道者讲得很清楚,全文已经结束,不需要再另用篇章补正。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 ( 13 )是向我们保证,传道书绝不是一些欺人的选粹:也不是“快速摘录而成的”(叙利亚文 h[ant]is%

  issuh[a ) 348 。 

  9.  本书作者很注意教导和摩西(申六 1 、 2 )、大卫(撒下一 18 ;参诗卅四 11 ,五十一 13 )、约沙法(代下十七 7 ~ 9 )、以斯拉(拉七 10 ),以及许多以色列的领袖相同。他是教导人如何“敬畏神”的“智慧人”之一。“智慧人”是否成为一种特别的阶级,像先知、祭司、君王一样;若有,是何时形成的;都未有定论。吉斯本( W. H. Gispen )提醒我们,不要以西方“职业”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胡茇认为智慧可区分为“官方”和“百姓”两类,而以色列人的传统大都是由后者而来,“与正式的教导或训诲工作无关” 349 。孰是孰非很难定论。传道者与 众人 成对比,似乎显示他的地位是被认可的。有人认为,传道者是智慧“学校”的一员,但这种说法缺乏证据。 

  从 除了……又将 (和合本: 再者……仍 )看来,一个智慧人也可以不“教导众人”。传道者乃是抱着牧养的胸襟,并非以教导为职业。因此他所教导的 知识 ,不只是事实的累积,而与管教、灵巧、正直紧密相连(箴一 1 ~ 6 ,十二 1 )。其出发点是“敬畏神”(箴一 7 )。这种知识虽然是由传道者等人来教导,是付上代价才得着的(传二 21 ),但它仍然是神的赐与(箴二 6 ),且是道德的指南“远离恶便是聪明”(伯廿八 28 )。而这也是一种由相交得来的知识,是在熟识一个人之后才有的认识(箴二 5 )。 

  传道者完成这项使命所用的技巧,可由三个动辞看出: 默想、考查、陈说 。第一个字(字面之意为“称重”,是一个罕见的字)指小心评估,表明他的诚实、谨慎及平衡;第二个字形容彻底及勤勉。第三个字, 陈说 ,则指出有技巧地将意思依序表达出来;这字提醒我们,他的工作含有艺术的成份(正如所有的讲道及写作一样)。 

  他的媒介物就是 许多箴言 。箴言( ma{s%a{l )含意极广,包括如约坦的寓言(士九 7 ~ 15 ),参孙的谜语(士十四 12 ),论扫罗和大卫的谐语(撒上十 12 ,十八 7 ),“古人的俗语”(撒上廿四 13 )及拿单的比喻(撒下十二 1 节以下)。它的技巧很多,如鲜活的格言(王上廿 11 ,耶廿三 28 ,卅一 29 )、平行句(箴十八 10 )、比较句(箴十七 1 )、数字的系列(箴卅 15 节以下)、离合体的形式(诗卅七;箴卅一 10 ~ 31 )、寓言(赛五;传十二 2 节以下)、格言式的问题(摩六 12 )等类的方式,都是为了要破除漠不关心的硬壳。 

  10.  本节说明传道者使命的另一些特性。第一,他知道:运用 可喜悦的言语 (字面意为“愉快的字”)可以深入人心,草率与欠考虑的字就无法办到。第二,他的话是 凭正直 写的。这两个特性互相平衡。他的话不会讨人 喜悦 到不 正直 的地步。若只注意辞藻而牺牲内容,可能会遭他的神定罪( 14 ;参林后四 2 、 3 )。只顾正直而不讨人喜悦,是愚昧人;只顾讨人喜悦却不正直,则是骗子。第三,他的信息都是 诚实话 。他像其他智慧人一样,极看重这一点(箴八 7 、廿二 21 等)。第四,他的使命包括写作及教训。智慧人像律法颁布者(出廿四 4 )、士师(撒上十 25 )、君王(代下卅五 4 ),先知及诗人一样,写下自己的教训,以便存到永远。 

  11.  刺棍( dorba{na^ )在旧约里只有出现在此处及撒母耳记上十三 21 ( dorba{n ),大概是一种大而尖的杖用来驱赶动物的。 钉子 ( mas*m{r ,其他的地方的拼法用另一组子音, masmer ),从所罗门王圣殿中大的包金钉子(代下三 9 )到“门……及……夹子”所用的小铁钉(代上廿二 3 )都包括在内。这两个字道出了传道者言语的双重果效,能够刺激人产生行动,也能令人记住训诲。希伯来文“会中(或:搜集)之师”这个片语可能可以修正为 搜集的格言 ( RSV )。希伯来文成语“ x 之师”通常意指“一个人或某件事的显着特性是 x ”。此处的意思要看作者是谈人(会众)或事(搜集之物)而定。后者之意较为可能,因为这里是平行句的形式: 智慧人的言语……像剌棍……搜集来的格言……像钉子 。 

  牧者 曾被 解作 君王(参撒上廿五 7 )或者神自己(诗廿三 1 ,八○ 1 )。后者较为可能,因为本书的作者已经被赋予“传道者”之名( 9 、 10 )。他所说的话虽然是他自己的默想,但同时也是从神而来。 

  因此,从这里可看出神默示的教义。传道者(或他的编辑)知道,他作品的形式( 9 )及内容( 10 )都是自己完成的( 10 );但是他认为,最后的成品不仅是人的话,也是神的话。在圣经里有许多不同方式的默示,有些包括作者个人高度的参与、默想,有些则是作者直接记录天使所传达的信息,而自己完全不明白。智慧的默示属于非戏剧化的模式,圣灵的工作及作者的默想从始至终不可分开。智慧人像先知一样,都是“受圣灵感动而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 21 )。 

  12.  在结语中提出警告的模式,与圣经有些书卷类似(罗十六 17 ~ 20 ;帖后三 14 、 15 ;提前六 20 、 21 ;约壹五 21 ;启廿二 18 、 19 )。 在此之外 (和合本译为“还有一层”),指在“一个牧者所赐”的言语之外,要留心分辨。此处所用的字汇形式带有反省的作用:“接受警告”,“告诫你自己”,是指每一个读者自己作判断、负责任。 

  着书多 350 ,在传道书的写作日期之前,很多人早已着书。大约于主前 3500 年起,写作业已成为文明的印记。“书”首先是写在泥版上,后来写于蒲纸或皮革上。约主前二千年前左右,一种按字母顺序的文字传入叙利亚、以色列一带,更使着书“没有穷尽”。大量含楔形文字的石版、瓦片及蒲纸,证明了这一点 351 。此类文学中显然有许多是智慧人所反对的,因为它们不是来自同“一个牧者”。以色列人揉和了许多邻近国家的智慧传统,这些异教文学无疑对他们也有助益(参徒七 22 );后代的使徒保罗也曾如此运用(徒十七 28 ;多一 12 )。然而,旧约同时也警告说,异教的智慧永远在神的审判之下(参赛十九 11 节以下;结廿八 2 节以下),新约也加此说(林前一 17 节以下,二 6 )。而在以色列人中间也很可能有一种“智慧”,没有教导功用,反而应受责备(参耶八 9 )。 

  另一个让我们谨慎的实际理由,就是 读书多 引发的生理作用。一个准备要作智慧人的人,“可能会使他的研究成为监狱,他的书成为狱卒” 352 。肉体这个用辞一般是指弱,此处是指肉体的脆弱。 

  13.  传道者的信息最后以两点作为总结,即神的伟大和神的话。希伯来文特别强调 神 和 命令 这两个字。 敬畏 神就是真知道神的能力和公义永不改变(三 14 ),这种态度能领我们脱离邪恶和自义(七 18 ),对罪恨恶(五 6 、 7 ,八 12 、 13 )。如果“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诗一一一 10 ;箴一 7 ,九 10 ),它也是智慧的 终结 (和合本: 总意 ),信徒的一切进步皆不能离开它。新约也是如此见证(参林后七 1 ) 353 。 

  作者要求读者要 谨守衪的诫命 。 敬畏 与 谨守 二者的先后次序值得注意。行为乃自敬拜而来,对神的认识带来顺服,不是反过来。此处是传道书中唯一提到神的 诫命 之处。全卷书乃是提出两种对立的人生观,而推崇信心的生活;结尾才指出,这样的人生另有含意,宛如话剧中的旁白一般。诫命在此并不限于摩西的律法,而是指神一切意旨。最后一个片语照字面直译是“因为这是人的全部”,然而在传道书其他地方,“人的全部”这希伯来片语意即“每一个人”(参三 13 ,五 19 )。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这适用于每一个人”。 

  14.  最后一个提醒再度重复先前的教训(三 17 ,十一 9 )新加入的警告是:连“隐藏的事”也在神的审判之下。律法所斥责(利四 13 )和诗人所承认(诗九十 8 )的“隐藏的事”,都不能逃过神的审判(参林前四 5 )。传道者的神集恩典(二 24 、 25 ,三 12 、 13 ,九 7 ~ 9 )与审判于一身;祂提供信心生活,同时也警告审判将临,让世人欢畅(十一 9 ),但也让他们记念(十二 1 )并敬畏(十二 13 )! 

  347 关于尾语的详情及其对传道书结构的意义,参导论 pp.34-36 。 

  348 详见 P. J. Wiseman, Clues To Creation in

  Genesis ( ed D. J. Wiseman, 1977 ) , pp.143-152; H. Hunger, Babylonische, und assyrische Kolpphone ( 1968 ) ; E.

  Leichy, 'The Colophon', Studies Presented To A.Leo Oppenheim ( ed. R. M.

  Adams, 1968 )。 D. J. Wiseman 个人的笔记中评道:“这些话和巴比伦作品的后记形式相吻合,由此显示本资料的保存及表达都很谨慎。” 

  349 1957, p.2; R. N. Whybray, 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 in the Old Testament ( 1974 ) , ch. 2; A. D. Hubbard, TB, 17, 1966,

  p.17, Following S. Blank, 'Wisdom', IDB, 4, p.856 。 

  350 有人曾指出,如果不管希伯来文的标示,则它可以译为“造成许多文士”,但是( 'a{sa{h )这个动辞似乎从未以这种方式用于人称上。可以参考别处经文,例如“作多国的父”(创十七 5 ),“作他们的王”(代下二 11 ),“作奴仆”(王上九 22 ),“作君王”(王上十四 7 ),“作先知”(耶一 5 ),“作祭司”(耶廿九 26 ),“守望的人”(结三 17 ),这些都是使用另一个动辞, na{tan 。 

  351 参 D. J. Wiseman, 'Books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and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ible (ed. P. Ackroyd, 1970 ) , vol. 1, pp.30-48 。 

  352 C . H. Spurgeon, Lectures to My Student s,

  1 ( 1875 ) , p.172 。 

  353 参 J. Murray, Principles of Conduct ( 1957 ) , ch. 10,

  The Fear of God 。 

  后记 

  在这本注释当中,我尽量让自己不把“传道者”视为廿世纪的思想家;我不用“世俗主义”一辞,因为在古代思想中找不到完全相当的观念;我也避免用廿世纪的神学和哲学用语。虽然如此,传道书的信息与这个世纪实在非常有关。因为廿世纪的人正对“存在问题”极感困惑,问道:“为什么有存在而非无存在?”也许廿世纪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无法忍受的一个时代,至少对西方世界是如此。“叫这世界停下来,我要下车”已成了一句俗语。自叔本华以来,西方的知识界已经为“生命的最终必然性”──死──所笼罩。卡缪曾写道:“真正严重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354 

  人的思想一旦为世俗主义攫获,宇宙便受苦了,现代人正是这事实的强烈印证。这样的人失去了对自然界的爱,而大自然也被他的疲惫感染。廿世纪的小说用这样的句子起头:“太阳照着毫不新鲜的事,它一无选择” 355 ,给传道书一 3 加了一笔。同样,历史也再没有任何意义。犹太──基督教对历史的直线发展观已被取代,人们或持宿命论,认为无论个人或团体对历史都没有创造力,所以也毫无意义;或持循环论,认为人类所有的成就终归混沌,所以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356 。 

  这种无目的感不再只停留在学术界,而已渗入所有社会意识,无情地啃啮着人类的灵魂。没有出路。在这一切问题面前,宇宙静默无声。人们都能体会帕斯卡的感受:“无限空间的静默令我惊恐” 357 。人类怕提到“死”,就如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怕提到“性”一样。而同时,一般大众把时间花在电视荧幕及报纸上,藉包装好的思想和诱惑人的娱乐来保护自己。 

  对这样一个世界,传道书有话要说。他并不是以一个哲学家的姿态出现,而是要分享从神来的话,虽然他所用的方式是深思的、低调的。他并没有提出半打神的存在的证据,而是拾起我们的问题:你若不知道生命将来如何,怎能把握现在?你对生命中各种谜题并不都有答案吧?你的类似异教的生命观也没有带给你太大的希望,不是吗?大自然不会回答你的问题,而你也已对它感到厌烦。历史让你无法了解。你不情愿想到自己的死,但这却是你生命中最确定的事实。 

  传道者问道,如果事实与你所想像的完全不同,你会怎样呢?如果这个世界不是唯一的一个,又如何呢?如果神的确存在,而且赏赐那些寻求祂的人,怎么办?如果祂的属性之一是无限的慷慨,乐意的给、给、给,而祂完全接受我们的本相,你会有什么反应?这位鼓动人思想而看似消极的传道者问道:这种无价值、无意义感是否可能只是由于你不愿相信这样的一位神呢? 

  我们就让传道者留在那里。他的信息并不完全,因为他出生在耶稣基督的福音之光完全显现以前。他虽站在远处观看,却仍留下一些问题让我们思想;譬如,神、怎么可能这样接受我们?这个世界可怕的混乱又怎么解释?他凭什么相信将来会有某种审判,可以将一切摆平?这中间岂不是漏掉一个环结?这环结正是神子耶稣基督。基督是担负我们罪孽的救主,神在祂里面向我们说:“神……使我们与祂和好……,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五 18 以下)祂已经设定一个日子,要藉着祂所指派的那一位以公义审判世界。祂已经藉着使祂从死里复活,向世人证明这事(徒十七 31 )。 

  “有讥诮……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罢。’……有几个人……信了主。” 

  354 A . Camus, The Myth of

  Sisyphus ( Penguim Books, 1975 ) , p.11 。 

  355 Samuel Beckett, Murphy ( 1938 )。 

  356 见 David Bebbington, Patterns in History ( 1979 )。 

  357 Pense*es, no. 392

  in the Everyman edition ( 1960 ) , p.110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