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四十九章   D 论亚扪(四十九 1 ~ 6 ) 

  就像摩押人一样,亚扪人也被认为是从乱伦的关系所出(创十九 38 ),但虽然如此,以色列人仍被命令要待之以礼(申二 19 )。以色列人初进迦南地时,亚扪南接摩押和流便支派,西北与迦得支派为邻。 1 节马索拉经文作 malka{m ( 他们的王 ),但其子音应该发音为 米勒公 ,就像列王纪上十一 5 一样。玛勒堪(米勒公)是亚扪人所拜的神只,又名摩洛( Molech ; LXX : Moloch )。在此神谕中,先知以亚扪的神只来形容亚扪人,并责备他们因贪婪而占据迦得支派的地业,此事显然发生于迦得支派和其他约但河流域部族,被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掳走之时(王下十五 29 )。亚扪人以为地业的拥有人再也不会将地要回,但他们却忽略了 1 节所说的,被掳之民的后裔总有一天会归来取回地业。 拉巴 是亚扪的首都,位于希实本东北十四哩的雅博河岸。此城市现即约旦王国首都安曼,这是整个近东地区持续有人居住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此处提到“艾”地的毁灭( 3 节),有点令人困惑,因为亚扪的城镇中没有以此为名的。艾若是希伯来文的专有名词,则必有其冠词( ha{`ay ,“那”乱堆,“那”荒场),但马索拉经文在此并无冠词,所以“艾”应该不是指某一城邑。既然 希实本 将成为“乱堆”(希伯来文 tel ),那么把“艾”解为“荒场”应颇为适切。因此,该字便可念成 `i^ (荒场),而全句就变成“希实本,你要哀号,因为它变成荒场”。本节另一个有趣的引喻是 篱笆 ( AV 、 RSV )或 栅栏 ( RV )。被七十士译本删去的希伯来文 bagg#d[ero^t[ ,是田园间的常用语,很可能系误抄自 big#d[u^d[o^t ( 带着划伤 ), NEB 的译文即如后者。此译文必须略加修改马索拉经文的子音,而与上下文较为连贯。马索拉经文和大多数的英译本在 4 节均作“因有山谷……夸张”,这是有点奇怪的译法。如果 `e{meq 在此依四十七 5 较佳的方式而译,则这节经文便作“你们为何夸耀能力,你们渐渐减弱的能力?”亚扪人崇尚只能收败坏的物质主义(参:加六 8 )。基督明确地责备为财宝而积攒财宝的做法(太六 19 ~ 20 )。当神的惩罚临到亚扪时,所有的人都必仓皇奔逃,无暇他顾,更遑论收聚散离落后的人了。但这审判不会将亚扪人毁灭殆尽,因为神必使被掳的亚扪人归回。根据在埃及和约但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多比雅( Tobiad )家族一直延续至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一世纪,马加比( Judas Maccabaeus )曾和亚扪人争战(旁经《马喀比书》上卷五 6 )。 

  E 论以东(四十九 7 ~ 22 ) 

  以东位于约但河流域,其百姓是以扫的后裔,该地从前叫西珥地(创三十二 3 ;民二十四 18 )。以东地从撒烈河谷向阿卡巴湾( Gulf of Aqabah )延伸约一百哩,其中包括以东的旷野。虽然以东并非全地肥沃,但一般而言是适合耕种的好地方(民二十 17 、 19 )。王道(民二十 14 ~ 18 )行经以东东部高地。接续列祖时期部落族长的以东诸王(创三十六 15 ~ 19 、 40 ~ 43 ),对以色列均甚为敌对(民二十 14 ~ 21 ;士十一 17 ~ 18 ),虽然如此,希伯来人却被禁止苛待以东人(申二十三 7 ~ 8 )。这里的预言就像针对摩押的预言一样,在诗句当中穿插着散文的体裁。它表达了被掳时期之前众先知一致的情感,尤其近似于俄巴底亚的责难。本段的主题是神对这以色列的世仇绝不容情,因为神的审判必然是彻底的终结。 

  7 ~ 13.  以扫的孙子 提幔 (创三十六 11 )以自己的名字为居住在以东北部的部族命名,并以同名称呼该部族之地。提幔亦被用作以东全地的同义字(哈三 3 ),该地的居民古时以其智慧闻名于世。底但人住在阿拉伯西北部(参耶二十五 23 ),在商业上举足轻重,他们被警告要寻找隐密之处好躲避神的审判。 9 节到 10a 节和俄巴底亚书 5 ~ 6 节的经文类同。 9 节可整句译为疑问语气,或可译成 摘葡萄的若来到你这里,绝不会剩下些葡萄;盗贼若夜间而来,一定偷窃直到够了为止 。神必使以东完全荒芜,祂要将以东人从隐密的藏身处赶出。马索拉经文在 10 节末,简短地引述了以东邻邦的话,但这话似乎并未清楚保存下来。希伯来文的 w#~e^nennu^ ( 他归于无有 ),七十士译本的手抄本之一和辛马库( Symmachus )希腊文译本作 w#~e{n

  ~o^mer (没有人说),此处看来以后者较合乎前后文。代表神忿怒(参二十五 28 ~ 29 )的 杯 ( 12 节),在此特别针对以东,因为她背道且拜偶像,必遭惩罚,以色列也曾因同样的罪行而被神惩处。 波斯拉 是以东的要邑(参四十八 24 )。 

  14 ~ 16.  这一段和俄巴底亚书 1 ~ 4 节类似。有关以东式微的预言,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初步实现,当时以东被拿巴提一带的阿拉伯人驱散。流亡至犹大地的以东人后来臣服于马加比(旁经:马喀比书上五 65 ),并被赫加纳( John Hyrcanus )并入犹太人之中。以东人素以军事力量强大着称,但他们自恃本事的心态,在紧要关头必导致其败亡。 岩石 ( 16 节;和合:山穴)很可能是指乌耳比亚拉( Umm el-Biyara ),在该处可眺望以东首都彼得拉( Petra )。 

  17 ~ 22.  第 17 节和十九 8 的用辞颇为近似,记载着过路者的惊骇反应。五十 40 有关巴比伦毁灭的情景,在 18 节则用以描写以东。 约但河边的丛林 (参十二 5 )指的是约但河谷三个区域之一的左珥( Zor ),也是被掳时期前,亚洲狮和其他野兽时常出没之地。神在此被比作凶残的野兽,正离开丛林中的穴,要捕食附近草场的羊。同样,仇敌亦将以此方式来驱散并消灭以东人,届时以东人的哀号必远达红海。马索拉经文在此作 yam

  su^p{ ,“芦苇海”(参:出十三 18 ,等等),该处是一满布蒲草的沼泽,位于苦湖( Bitter Lakes )和埃及边境要站紫鲁( Zilu )之间的沼泽地带。这个区域曾被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埃及文献提及,且在苏彝士运河开凿时全被变为旱地。 

  F 论大马色(四十九 23 ~ 27 ) 

  先知在此预言神对北方的审判,他特别提到亚兰的首都大马色,以及亚兰两个较小的城邦哈马和亚珥拔。后二者在公元前七三八年之前即落入亚述人手中(参赛十 9 ,三十六 19 ,三十七 13 ),而 大马色 则于公元前七三一年陷落(王下十六 9 )。哈马在公元前七二○年起而反叛撒珥根二世,但亚述不费吹灰之力即予平息。根据列王纪下二十四 2 的记载,亚兰军在公元前六○○至五九七年间,协助巴比伦征服犹大,但除此之外,我们对公元前七世纪的亚兰所知有限。 哈马 位于欧伦提斯河边,距大马色城北约一百一十哩,是小亚细亚到南方商业来往的要道之一。位于北亚兰的亚珥拔即利法德山丘( Tell Rifa~ad ),在艾列波西北约二十哩之处。马索拉经文的 23 节意义不甚明确。 RSV 作 kayya{m

  da~agu^ , 他们因惊恐而消化,他们像激荡的海 ,但此译文和 NEB 一样,都是根据手抄本作推测性的修正。强大的大马色,曾一度是亚兰辉煌的首都(赛七 8 ),在此被形容为手脚发软,意指它在亚述手下被并入哈马省后势力单薄,因此已失却其政治影响力。有关这座被称赞的城市的评语( 25 节),发自大马色的居民。马索拉经文的否定句(不被撇弃),显然是抄写之误, lo{~ (不)很可能原本是 Lamedh (希伯来文第十二个字母)强调语气的形式( l# ),应译成“这城竟被完全撇弃至此!” 26 节在五十 30 再度重复,而 27 节则引自阿摩司书一 4 。 便哈达 是数位亚兰王的名字(参:王上十五 18 ,二十 1 ;王下六 24 ,八 7 ,十三 3 ),很可能共有三位君王以此为名,但即使参考公元一九四○年于叙利亚北部发现的破损石碑,仍无法完全确定。 79 该石碑现存于艾列波( Aleppo )。 

  79 参 HIOT , pp. 187f . 

  G 论基达和夏琐(四十九 28 ~ 33 ) 

  这则简短的神谕,乃针对一些巴勒斯坦以东、叙利亚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同样会被神惩罚,且在此被警告要因严重的灾祸而奔逃。 基达 (参二 10 )是一阿拉伯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叙利亚和阿拉伯一带的沙漠地区活动,但一般亦指贝都英人( Bedouin )。基达人平时牧羊(赛六十 7 ),和腓尼基通商(结二十七 21 ),并且是弓箭好手(赛二十一 16 ~ 17 )。在一些亚述的碑文上,基达族常和阿拉伯人一起被提及。 夏琐 并非北巴勒斯坦同名的要邑,而是为半游牧民族所占据的区域。夏琐亦可指一些阿拉伯部族所聚居的小村落( h]@s]e{ri^m )(参:赛四十二 11 )。一些英译本的 诸国 ( maml#k[o^t[ ),应译作“村落的酋长”较佳( NEB : 王室的首领 ;但此称号在此情况下过于崇高)。这里所说的基达被攻打,是指公元前五九九年尼布甲尼撒出兵一事,巴比伦编年史对此有所记载。东方人从很早以前即居住在沙漠中(参:创二十九 1 ;士六 3 ;伯一 3 )。耶利米在 29 节以其爱用的词句(参六 \cs16 25 ,二十 3 ~ 4 、 10 ),来描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所造成的惊慌。在旧约时代,逍遥自在的过日其实就大势不妙了,因为即使固若金汤的城池都可能被倾覆。基督徒的生命是重价买来的(林前六 20 ,七 23 ),所以应该用于服事神和人,而非花在自私的放纵上。当尼布甲尼撒最后征服了这些部族,并摧毁其住处时, 33 节的预言便告成就。 

  H 论以拦(四十九 34 ~ 39 ) 

  先知讲说这则预言的年代在公元前五九七年,亦即西底家登基的那年(推算的方法请参四十六 1 ,四十七 1 )。 以拦 位于巴比伦东面的库次斯坦( Khuzistan )平原,是极为古老的文明中心。它曾与亚述诸王争战,最后大约于公元前六四○年被亚述巴尼帕所征服。亚述巴尼帕死后,以拦重新独立,并在公元前五四○年协助推翻巴比伦帝国。这里的神谕指的是以拦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但目前对这些事件所知甚少。 

  即使以拦那些自高的弓箭好手,都无法抵抗神的大能(参:赛二十二 6 ;耶二十五 25 ;结三十二 24 ),且他们将因挑起神的忿怒而被分散到列国。公义的神即将要设立 宝座 ,祂要坐在其上审判以拦人。虽然大难来临,耶利米对列国的信息却提到:以拦终必复兴。但这复兴可能是在弥赛亚的时代(见四十八 47 注释 )。当圣灵充满初期教会时,以拦人亦在耶路撒冷(徒二 1 及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