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尔圣经注释

B 社会上的生活态度(三1-2)   1. 在当代的社会中,基督徒的行为对福音的传讲极为重要。保罗没有新的建言给克里特的基督徒,因为他要提多提醒众人顺从。后面这个动词,就辛普森的看法是指“忠心的”顺从,清楚的显示基督徒面对政府的义务。做官的、掌权的这两个字相连,出现在保罗的笔下数次,一般都指属灵上的仲裁者。但此处保罗显然担忧这些爱骚动的克里特人,他们太有可能将教会牵连上政治的动乱,如此只会使福音受到质疑。希腊文的动词peitharchō译作顺服,基本上就是遵从一般人民当守的规章。

  在任何的地方,基督徒都应当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不论何处要求好市民当参与的公共活动,若无涉及道德良知的问题,他必须尽力配合。

  2. 忍住不要毁谤,需要相当的恩典,但是特别有助于福音的传扬。基督徒必须与人无争(新译;amachos和合:“不要争竞”),避免倾轧相斗,而且要体谅人(NIV;和合:“和平”),要温和待人。不争竞与和平(或温和)亦出现在提摩太前书三3对监督的要求。向众人大显温柔在RSV里作“向众人显出完全的谦恭有礼”,虽然prautēs照字面解释是“彬彬有礼或温顺”(祈理认为是“谦冲细心”)。这些特质充分的反映在耶稣的生命上。

  C 福音的优越大大胜过不信的心(三3)

  就像二章11-15节一样,这里以神学上的陈述来支持所劝诫的内容。

  3. 如果提多因克里特人的性格而失望的话,他应该回想自己的过去,因为回顾过去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神在我们身上的恩典是何等的大。乍看之下,所列举的这些过去的恶性似乎夸大了些,但保罗在其他地方也是使用类似的言辞,来说明自己未信之前的经历(参:林前六9-11,四17-24)。当保罗说:我们从前也是无知(anoētos),说出过去我们缺少属灵的认知。其次是针对神悖逆的心,而受迷惑则是与人有关。希腊文受迷惑(planaō)指的是错误的引导而致迷失。用奴仆来比喻基督徒过去服事私欲和宴乐。就希腊伦理学,这两样的组合是众所皆知的,但如今当基督徒回顾过去,比起希腊道德学家有更不同的意义(参类似的组合在雅各书四1、2)。只有重获自由的人,才能因着过去的悲苦来感恩。常存恶毒、忌妒的心显出过去生命中反社群的本性,这两个字都强调恶意的怨恨。结尾的形容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是整段的高潮。第一个字(stygētoi)在希腊文圣经中仅出现在此处,意思是“令人憎恶的”。彼此相恨,让我们看见恨能如此迅速的倍增。

  D 救主的作为与显现(三4-7)

  4. 从两个角度的描述,神的爱再一次藉着福音照亮,对比上述的幽暗。第一个描述是恩慈(chrēstos),这是保罗在新约里的一个专用字,常常用来形容神的仁慈,虽然也曾被用来形容人(林后六6)。第二个字慈爱(philanthrōpia)则通常用来针对忧伤的人,但言及神的时候,它一般是代表神对人类的爱。在使徒行传二十八2里则用来形容人的仁慈。有人认为这里特别有为被掳的付上赎价的意思(参Lock)。

  有人认为这里的语汇是来自皇帝崇拜,且认为连结神与我们救主是故意与错误的皇帝崇拜成对比。但同样的头衔在第6节里归给耶稣基督,所以必是出自基督徒对救恩的领悟。参:二章11节里相同的动词epiphainō(显明)。

  5. 接下来保罗似乎引自基督徒的诗歌,就像第8节一开始的格式一样。耶利米亚认为它可能形成部分浸礼时的诗歌,从藉着重生的洗便知道这看法亦不无可能。至于负面的陈述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则是想带出与下一节里,神全然怜悯的性格相对的作用。RSV的译文较佳:“并不是因我们在公义里所作所行的”。公义(dikaiosynē)这个字是针对遵守摩西的律法,完全与保罗的用法一致。保罗深知藉着人的努力是不可能达到救恩的地步,是神自己照他的怜悯赏赐给我们。保罗从未厌倦这个主题。

  藉着重生的洗这句话被释经学家仔细讨论。loutron这个字被AV、RV、RSV、NIV译作“洗”,但是RV旁注译作“洗涤盆”。在LXX中,这个字出现三次(歌四2,六5;传三十一25),在每一个出现的地方都不是指容器,而是洗涤这个动作。在新约其他地方唯一出现的,是以弗所书五26,“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大多数释经学家把这个洗,当作是洗礼,而且把译作重生的palingenesias与约翰福音三5连在一起。这是当时斯多噶学派所用希腊字,形容大自然周而复始,仅与新约马太福音十九28的用法类似,那里提到末世一切都要更新。但这里按这基督徒的新生,而有了新的意义,不是宇宙的更新,而是个人的更新。所谓新造的人(林后五17),就是每一个相信的人都怀着过去从未有的能力。

  圣灵的更新明确指出伴随着重生所带来的更新。一方面指出进入救恩的行动,另一方面指出新生命的品质。更新指出整个“形成新的”过程,而不是恢复过去的能力。经由圣灵的工作,使相信的人居住在更高的境地(参:罗十二2对圣灵的更新有相同看法)。在哥林多前书六11有类似的说法,虽然有的学者区别保罗的受洗观是信心行动的印记,而教牧书信作者对受洗的观点,则是认为洗礼本身就具有能力。持有如此看法的人认为由本节看出教会正形成圣礼的信仰,洗礼本身则有魔术般的能力(参Scott)。然而这样的看法造成争议,因为整段经文是刻意设计来显示神恩典的宏伟,而许多细节,如关于信心的重要作用,则被删除。在哥林多前书的经文里同样没有提到信心,但保罗肯定没有以受洗取代信心,否则就违反了他在罗马书六2-4的教导。总之,在这一节里,没有理由认为洗与信心毫无关系。

  有两种可能的方法来建构下半节。重生与更新可被视为分开的两个动作,或是都依赖受洗,只是以不同的角度来形容同一件事情。然而因为“重生”必须在“更新”的过程之前,而“更新”则从来没有被形容为“洗”,所以前者的解释较为合理。需要注意的是,“洗”在这里只是一个象征字,不是真的用水把罪洗去。

  6. 浇灌的圣灵直接让我们想起五旬节所发生的事(徒二33),这两处都使用相同的动词浇灌(ekcheō)。希腊文的不定过去式也指向历史上发生的事,但这里很清楚的指向保罗和他的助手对圣灵的经历,因为用了在我们身上的这句话。当保罗形容神将圣灵厚厚(plousiōs)的浇灌,这个字字面意义是“丰富的”(就像RSV的翻译,参:西三16及提前六17),表明神从未吝啬将圣灵赏赐给我们。而这礼物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耶稣基督我们救主,与早期的基督徒信仰一致(徒二33)。在这些经文里有清楚三一神论的陈述(参Spicq),虽然有的学者对这一点质疑(参Hanson、Holtz)。

  7. 下一句话无可否认具有保罗的特色——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参:罗三24)。但是一些学者有异议,他们认为这里不管是称义或是恩典,皆非保罗思想。他们的根据是,按照本节的上下文,称义是受洗所结的果子。而恩典则是“能力”的意思。然而,在如此简洁的福音声明中,我们认为作者的意思是称义在受洗之后,实在没有根据,因为这无疑过度高举了受洗的角色。更合理的想法是得称为义,是前面所说的他救了我们(5节)的延义,这子句以hina开始(好叫我们成为后嗣)。这段经文的重点在,没被称为义的人,不能成为后嗣,而保罗必然同意这样的声明(参:加三从称义开始,三11,以成为后嗣结束,三29)。

  后嗣尚未能完满的拥有一切,永生的盼望一句已经清楚交代。希腊文中有介系词kata(意指“按照盼望”)。整个句子传达坚固的确据(参:二13的注释),这确据是根基在于被称为义的人,能期待所有要给他继承的一切。这一切并没有将今生所拥有的生命排除在外,更确切的说,是期待完满的实现(参一2,类似句子的注释)。至于属格永生可伴随着盼望或是后嗣。就前者来说,它给了盼望的实质;就后者来说,它是形容所继承的。前者似乎与前后文较一致。

  Ⅵ 最后的训诫(三8-11)

  A 关于好行为(三8)

  8. 这话是可信的必须与前面的神学论述关联在一起(4-7节),可视为保罗神学的梗概。辛普森做了非常好的注释,“这不是‘工作与奖赏’的程序,而是‘支取与拥有’建构成的基石”。这些提多必须讲明的事,不是受洗与圣化的仪式,而是包含所有前面信里所提到的一切。对信徒留心行善的建议,支持了这个看法。译作讲明(diabebaioomai)的动词,被用在提摩太必须面对的假教师身上(提前一7)。他们所坚称的,是他们自己不明白的;但提多与任何传福音的牧者,却是坚称他们所明白的真理。

  这些坚称的内容是直接针对那些已信神的人,因为真信心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这根基上,才能有正确的行为。他们的目的是要鼓励相信的人留心,就是在所持守的善事上要深思熟虑。译为作(proistamai)的字,通常意指“置于……前面”,此处的关身语态,可译作“被推向前”,有可能意味着“诚实的做事”(如RV旁注)。但是,这个读法需要给“行善”一个不同于教牧书信里的含义,因此可能性极低(参Lock)。

  B 关于假教师(三9-11)

  9. 因为保罗在一章10-16节,已经面对过克里特人的假教师;又重提这件事,或许指出他特别在这方面,很关心克里特的基督徒。他在提摩太前书也是这样(参:一4及下,六4)。这里所提的在克里特犹太色彩浓厚的异端,和前面所提的一样清楚。虽然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异端所教导的与诺斯底主义有关,但这是根据“家谱”必须以诺斯底的观念来理解,而推想出来的(但参:提前一4)。

  结合辩论与家谱,在提摩太前书一4也出现过,说明克里特与以弗所的情形非常类似。形容词无知的附于“辩论”也出现在提摩太后书二23,一样强调这类愚蠢普遍存在于那些自称教师的人中间。这里还出现两个字,也普遍见于两边的假教师:一是空谈(ereis),与提摩太前书六4一样,还有纷争(machas),则与提摩太后书二23一样,是无谓质问的结果。至于纷争的内容是律法,指的必是摩西的律法。

  这些事是提多需要远避的,这个希腊文peristamai字面含义是“转身以便面对另一个方向”(参:提后二16有相似的用法)。要提多远避的基本理由是,这些事根本无益且是徒劳的错误教导。对于所有牧养的人,要牢记在心。

  10. 希腊文hairetikos在这里译作分门结党的人,有别于同字根的英文字heretic(异端学说者)。只有在后期才使它有更专用的意思“持着错误教义的人”。这里提的是按自己观点而结党的人。不同的动词paraiteomai(毫无关系)用来表达躲避的意思。它是一个模糊的字(参:提前四7),并未传达逐出教会的意思,仅传达“不列入会籍”的意思。对这些假教师,首先只是警告(nouthesia,在新约中只有保罗使用过的字,参:林前十11及弗六4)。如此宽大的主张令人惊奇,直到第三次警告后,才施以比较严重的弃绝。

  11. 如果觉得采取这样的行动太严厉,提多必须清楚看见这等人的心是何等刚硬。“犯了罪”必须按着前一节来理解,亦即蓄意挑起纷争。去与心思扭曲的人争论,是很无意义的,也不需要定他们的罪,因为他们是被自己定罪。无论如何,这里并非要讨论定谁的罪。但要强调一个事实,就是堕落与犯罪的行为,最终要反过来定他们自己的罪。

  Ⅶ 私人的事及结论(三12-15)

  就像其他的书信一样,保罗以个人的事情做结尾。事实上,这是相当典型的保罗风格。连主张原始残篇理论的学者,通常也认为这是真实原着的一部分。98

  12. 显然当提多去见保罗的时候,马提亚和推基古要暂代他的位置。我们对马提亚一无所知,但推基古是保罗得力的助手,且根据提摩太后书四12,保罗打发他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参:提后四12注释)。

  有好几个城市都称为尼哥波立(胜利之都),是为了庆祝征战得胜而建立的。我们无法确定究竟这里指的是哪个都市,但一般认为是在伊庇鲁斯,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保罗去过伊庇鲁斯。但在这里及提摩太后书四21,保罗计划要在那里过冬,也要求他亲密的助手尽可能赶来。

  13. 律师西纳除了此处之外,没有再提及。但是亚波罗则出现在很多地方(使徒行传及哥林多前书)。律师(nomikos)这个字可以用来形容专精希伯来或是罗马律法的人。就福音书来讲,应该是指前者(亦即摩西律法),但因为西纳是希腊名字,或许他更精通罗马律法。

  提多必须帮助这两位上路(NIV;和合:“给……送行”)。这并不代表西纳和亚波罗一定在克里特,虽然这是最合理的假设。提多也有可能在去尼哥波立的路上与他们相遇。然而因为提多必须叫他们没有缺乏,证明提多所在的位置能在物质上给他们帮助。所以最好的假设,是他们同时拜访克里特,而保罗很想确定他们有没有受到合宜的款待。

  14. 给了提多特别的指示之后,又加上一般的劝诫给我们的人(吕译;和合:“我们自己的人”)。一般来讲是指克里特的基督徒,因为这些人是要学习行善,这是要凸显第8节里已经说过的。

  基督教信仰实际的一面,在这里鲜明的表达出来。所需用的可以是必须的或是缺乏的。前者的解释较有可能,是RSV据此翻译作“所以可以帮助紧急的需用”。所有愿意在紧急需用上用心的人,永远不必担心他们会不结果子。

  15. 没有必要查明向提多问安的pantes(每个人)的身分。但是将一同服事的同工并列在结语里,是保罗的典型风格,虽然未必有固定的形式。

  那些因有信心爱我们的人比起空泛的问候语,更令人有亲密的触动。信心之前缺少了定冠词,代表en pistei不应该被视为成为基督徒的信心,或许可以视为一般人所了解的“忠实的”的意思。

  最后的祝福与提摩太前后书一样,除了加上众人这个字,为了与这一节开始的用字配合。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