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唐纳圣经注释
马唐纳注释 传道书
三.生死有定时的虚空(三)
三 1 象一个生命和人类行为的研究生一样,所罗门察觉到凡事都有定期,万务都有定时。意思是指神把一切的活动全部编入了大型电子计算机里,正如西班牙话说: Que
ser á ,
ser á . (“将会如何,就如何吧。”)意思也是指历史是充满循环周而复始的型态,这些反覆出现的事有着固定不变的规律。所以人类被困在一种行为的型态里,这型态由某种缺乏弹性的规则或原则决定。这样,人就成为宿命论的时间奴隶了。第 1 至 8 节里,传道者列举二十八种活动,大概象征整个人生的重大事件。他用二十八这个数目是想用代表世界(一年有四季)的数目(四)乘以代表完整的一星期的数目(七)。
这二十八种活动是由一组一组的相反词形成,十四种是正面,十四种是负面。从某方面说,它们似乎互相抵消,以致结果是零。
三 2 人的出生有时,自己不能控制, 甚至父母都要等候九个月的自然生育循环。
人的死有时。根据诗篇九十篇 10 节,人的寿命是七十岁,但撇开这点不说,似乎死亡是预定了。
神预知我们地上的生命何时完结,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对基督徒来说,这不是病态,也不是宿命的思想。我们知道我们是不死的,而我们的工作有完成的一天。尽管死亡是有可能的,但并不是必然的。基督的回来是盼望的福,激发信徒寻求救主,而不是那承办丧葬的人。正如传道人白彼得振振有词地说:“我不是等待承办丧事的人,而是等待提我上天的主!”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所罗门用短短一句,似乎涵盖了整个农耕的事, 紧密地与一年四季连结在一起(创八 22 )。若没有按季节去栽种和收割,只会带来灾难。
三 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圣经解经家长篇大论地解释,这不是指谋杀,只是指战争、死刑或者自卫。但我们必须记着:所罗门所观察的是根据他在日光之下的知识。若没有神的启示,对他来说,生命似乎是屠场或医院、战场或急救站。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首先,破坏队伍似乎要拆卸陈旧、无用的大厦,然後建筑商就在原址上建造现代化的大楼,重建衰落的地区。
三 4 哭有时,笑有时。生命似乎在悲剧和喜剧之间交替。如今,它脱去悲剧演员的黑色面具,然後又抹去小丑面上的颜彩。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丧葬队伍中有哭丧的人悲伤地哀哭,但不久,这同一群人在婚礼上载歌载舞,迅速地忘却了新愁。
三 5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表面意思是指耕种犁地是有定时的(赛五 2 ),然後收集石头建造房屋、城墙或者其它建筑物。若我们象大多数现代解经家一样,从象征的意义看,这里可能是指婚姻的行为。所以现代中文译本意译为“同房有时,分房有时”。
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在情感的世界里,参与有时,退出有时。爱有纯洁之时, 有不正当之时。
三 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这使我们想起生意上起伏不定的盈利和亏蚀的循环。
首先,市场因收入增加而涨大,然後又下跌,公司发觉出现赤字。
保守有时,舍弃有时。大多数的家庭主妇很熟悉这种奇特的型态。她们长年累月把东西收拾,贮藏在橱柜、地牢和阁楼。然後,她们心血来潮想清理房屋,就把它们执拾,唤来本地的慈善机构载走它们。
三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所罗门是否已想到不断改变的时装呢?有些着名的时装设计师领导新潮流,全世界的褶边都要放长或者改短。今天的时装以大胆和引人注目为主;明天又回复祖母时代典雅的风格。静默有时,言语有时。静默有时就是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批评、当我们被引诱去批评其它人或者说不真实、不仁慈或无教化的话。摩西因为说了鲁莽的话,神就不准他进入应许之地(民二○ 10 ;诗一○六 33 )。
言语有时就是当一些大原则或目标受到考验。末底改建议以斯帖开口说话,因为时间已经来到了(斯四 13,14 )。他可以与但丁一起加上这句话:“地狱里最烫热的地方是留给那些在道德大原则上受到考验却仍保持中立的人。”
三 8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我们不必硬套这句话在基督徒身上。所罗门不是说身为基督徒会这样,而是说身为世上的人都会这样。似乎对他来说,人类行为是在爱与恨
中间辗转起伏。争战有时,和好有时。若历史不是残酷和盲目的战争,间中夹着短暂的和平时期, 那麽历史是什麽呢?
三 9 盘旋在所罗门脑海里的问题是: “究竟作事的人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麽长久的益处呢?”因为每样建设性的活动之後都有破坏性的活动跟随;有增必有减。十四种正面的行为跟十四种负面的行为,互相抵消。所以生命的数学方程式是十四减十四等於零。人类的生命最终什麽都没有,只有零。
三 10 所罗门彻底调查神赐给人占据他的时间的一切活动、事务和寻求的事物。他刚刚在第 2 至 8 节里给了我们一个一览表。
三 11 他下结论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或者每样活动都有适当的时间。他在这里不是太多想到神创造的美好,而是事实上每样活动都有它指定的时间,
这时间是非常吻合的。
神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尽管世人生活在时间的世界里,但仍有永生的征兆。人想到“永远”是本能。尽管他不能明白这概念,但他知道今生以外,可能有无尽的时间海洋。
但是神的作为和道路是人不能理解的。除非神向我们启示,否则我们没法解答创造、天道或宇宙的结局的谜。尽管人类有极大的先进知识,但我们仍然是处身在五里雾中。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在叹息下承认:“我们知道神是多麽少的呢!”
三 12 因为人的生命是由某种不变的法则管治,又因为他一切的活动似乎不管他从那里开始,所以所罗门决定的上策是尽量喜乐和享受生命。
三 13 他的意思不是指人生要纵酒宴乐、挥霍无度和纵情放荡,而是指人能吃喝、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快乐是神的恩赐。这种对人生的看法是低下的,完全是附随基督教教义的次等观点而已。我们必须常记着: 所罗门这里的观点完全是属地的。
三 14 他准确地看到神的旨意是永恒不变的,神已决定的事必坚立不移;人不可改变的,也不可增减。受造之物若对抗造物主的安排,这是愚蠢的事。最好就是敬畏祂, 顺服祂的管理。
三 15 现今的事只重演以前发生过的事,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神在重现的基础上安排万事,所以事情重复地发生。神使过去的重现,说明历史不断重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常阐释为非信徒要为过去的罪行交代。这是真的,但经文并没有力证出来。这里看神回想过去以形成历史的另一个循环。史普诺称主题为永恒的再现。“这概念主张在无限的时间里,有定期的循环,所有已发生的事都再次发生。人生的戏剧就是一出不断重演的戏剧故事。”
三 16 至於其它令传道者痛苦的事,就要数不公义和奸恶。他发现在伸张正义的法院里有欺诈,在实行公义的政府机关里有瞒骗。
三 17 人生这些不平等使他相信神审判人有定时,地上的错误将被纠正。所罗门没有公开地说这是来生的事,但这是预知的结论,因为世上许多不平等都无法填补。他的结论反映出义人心里的普遍情绪。情理和公平需要有定时,事件可以平息,正确的得以确认。
三 18 在本章的结尾节数,传道者转以死亡为主题,把它看作为无情的扫兴者,结束人一切最好的抱负、努力和快乐。他直把它看作我们将真的这样,只要我们没有得到圣经的启发。
留意他用“我心里说”这片语去介绍他的观点。这不是神向他启示的一条问题, 而是他自己心里所下的结论,他在日光之下自己的论点。所以不是一段适当的经文,给我们用来建立死亡和死後生活的教义。但这正是许多虚假的邪教者的做法,他们用这几节的经文支持灵魂的睡觉和死去的恶人烟灭的错误教导。其实,只要谨慎地研究这段经文,便能看见所罗门没有鼓吹这两个观点。基本上,他所说的是神借着人在地上短暂的人生去试验人,向人显示他的生命是多麽脆弱短暂,只象兽一样而已。但他是否说人不比兽好呢?
三 19 不是,重点不是说人就是兽。但在一方面,人不比兽有利,因为死亡临到兽,也临到人,气息都是一样;死亡时,就断气了。所以生命对人来说,与次等受造物一样的虚空。
三 20 人与兽最终都进入坟墓,都归相同处──尘土。两者都是出於尘土,都将归於尘土。当然,这样就假设人的肉体就是人生命的全部,但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肉体只是人的住处。不过,我们不能期望所罗门知道将来国度的整个真相。
三 21 所罗门对死亡时所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可从他以下的问题证实:“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这句定不能看为教义的事实,而是人的疑问,不是神确认的事实。
我们从新约知道,信徒的灵与魂在死亡时与基督同在(林後五 8 ;腓一 23 ),而肉体就进入坟墓(徒八 2 )。非信徒的灵与魂进入地狱,肉体就进入坟墓里(路一六 22 下 ,23 )。当基督在空中显现时,那些凭信心死去信徒的肉体将得荣耀,被提到天上,与灵和魂重新结合(腓三 20,21 ;帖前四 16,17 )。死去非信徒的肉体将被提到白色大宝座前受审判,与灵和魂重新结合,然後被扔进火湖里(启二○ 12 ~ 14 )。
严格来说,兽有肉体和魂魄,但没有灵。 24 圣经没有说到兽死後的生命如何。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